信仰与道德
视点:如何用道德的力量构筑大国之魂
编者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德滑坡现象却日益突出,食品安全、医疗贿赂、官商贿赂、诚信缺失、行为失范……当前,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中讲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于1989年1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五届大会上指出:“佛教所强调的慈悲、平等的精神,对于提高人类道德的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文化、制度、教育相比较,信仰,尤其是佛教信仰对道德建设的独特价值在哪里?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惟贤长老:一、宗教信仰提倡抑制私欲和贪心,可以淡化某些人一味追求钱财而忽视道德的倾向。二、宗教的自督、自责、自尊的戒律,提倡仁慈、悲悯,有助于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的犯罪率;三、宗教主张物我一体,普敬飞潜动植物,可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四、宗教的利他主义无我精神,可以使人们崇尚理性,从善去恶,提高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融洽祥和。……详细
净慧长老:佛教认为,不仅持戒是道德修养,修定和修慧同时也是道德修养。慧力和定力的提高,同时就是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力量的提高。道德的本质——自律,既是戒(远离恶法,持行善法),又是定(安住善法,心不动摇),又是慧(念念观照,处处自觉),是戒定慧的统一。……详细
纯一法师:尤其重要的是,佛教经典中关于“心”的教义与智慧,可以直接对治呈下堕趋势的人类道德,并挽救物化的人类命运。救世始于净心,始于净心的信仰与修持。……详细
杨曾文教授:佛教自成立以来在面对社会实施的各种教化中,最重视的是从思想上进行教化,也就是净化人心,引导信众自我净心。那么,佛教以什么来净化人心呢?自然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主要是佛教哲理和伦理。……详细
凯朝博士:只讲信仰和道德,不了解其内涵的话,这个社会还是和谐不了。以佛教的观点来讲,信仰首先必须要了解因果关系。那什么是因果关系呢?那就要追溯源头:我是谁?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我是怎么长大成人的;我的父母是谁?我的国家等问题。还有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要时时刻刻心存一种感恩,要知恩,不要忘恩;要感恩,不要以德报怨;……详细
殷月华:宗教是道德的来源,是道德的基础和保证,是道德得以贯彻的动力和保证。道德依赖于宗教,道德离不开宗教——“哪里没有信仰,哪里就没有道德”。道德需要宗教以其特有的方式为其提供合理性,正如佛教的“三世因果轮回说”为道德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辩护,从而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道德信仰、道德权威与道德神圣感。……详细
高振农:倡导佛教道德中的“自利利他”精神,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当今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但道德滑坡。惟利是图、贪污腐败、抢劫偷盗、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损人利已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单靠国家的法律手段来治理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佛教道德中的“自利利他”精神,能促使人明白人生的最高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谋求幸福,培养人们高尚的精神世界,完善人格,净化心灵,净化社会。……详细
王小梅:学校道德教育的最低限是建立起最起码的文明习惯,而最高限应该是确立人生的精神信仰并引导学生在信仰的追求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人生意义和幸福的所在。……详细
陈淑贞:按照“缘起论”和中道观,佛教参与现代道德建设,可遵循以下基本立场: 1、尊重现代人的个体意识,顺应世俗的个体本位价值观;2、建立个体本位上的社会公德;3、弘扬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价值观;4、进行社会参与的佛教团体和个人应具备自律和宽容的基本素质。……详细
道德建设靠什么?来自社会的声音:
道德与法制是相互平衡的两个车轮
论道德缺失与现代道德生活模式建构
今天,我们怎样借鉴“仁义礼智信”
道德是个什么东西?!
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评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
武汉晚报:良好的道德氛围需要诚信示范
官员的道德高度即社会的道德高度
毕诗成:阻遏道德滑坡 请善待“公民扒粪”
温总理感叹“道德滑坡”提醒啥?
道德不会从天而降
甘清介:欲阻道德滑坡先查谁推道德下坡
温总理强调的“讲诚信”应为全社会一种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