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的迷失与信仰症候
作者: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教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佛教史
如果寺庙可以勉强比拟为商店,那么春节或许就是消费的“旺季”。北京的雍和宫,正月初一即有7万余人前来烧香祈福,更有一位湖北信众,为抢得“头香”,寒风中苦候庙外20小时,可谓是至心恳切。
不过仔细回忆,年年此类报道皆似曾相识,并不令人特别惊诧。每年春节时,基本上都在不停地重演类似戏码,“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几乎都会在此刻齐涌寺庙道观,为求来年的运势燃香祈福。只不过每到此时,人潮汹涌的气势,多少还是让局外人嗅到一丝集体行为的迷狂气味。
以同理心而言,那些苦候庙外等待“头香”的人们,不过是怀抱对未来的希望而已,似难厚非。但行为之夸张,对于不解宗教教义的旁观者,则认定其所信为“迷信”,与文明相悖;稍通教义者,则会痛心于这些人是以“迷信”、“自私”的方式去扭曲倡导“智慧”、“无私”的教义。
不过,此等荒诞,虽可以轻便地加以指责,但往往令人忘记这种信仰乱象之根源,本质上还是宗教教育的缺失。
前年初访台湾法鼓山,从进入祈愿观音殿伊始,我就一直寻思何处可燃香礼佛。直到参观末了,仍未见一尊香炉,各殿皆只备供信众礼佛的拜垫而已。心中顿起狐疑,寺庙不供香火,信众会接受吗?
未过几日,友人带路,参观台北著名的艋胛龙山寺。这是一座典型的“三教合流”庙宇,供奉的既有佛教的诸佛菩萨,也有道教妈祖,甚至还有儒门文昌帝君。前来祈福的信众忙于掷茭、抽签、燃香,寺内香火缭绕,供品堆积如云,一时间仿若集市。
在台湾,龙山寺这类“三教并立”,且主要以祈福、劝善为信仰活动的庙宇,大多被归类于民间信仰,而与正统佛教的界线泾渭分明,风格迥异。
有人或会疑惑,佛教与民间信仰有何差别?浅显来说,以佛教为例,其教理核心在于探求生命流转的原因,不认为每一个生命体只是偶然产生,或者是死后即断灭的虚无,而是以不同的生命形态进行轮回。所以其教义最终是要获得智慧解脱,脱离生命苦海之轮回。正因为佛教如此强调智慧的重要性,所以会强调“依法不依人”,“法”为信仰之根本,因此教育才是佛教的核心关切。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因素,如今少有人知道,以教理繁复而言,仅汉传佛教就有天台、华严以及唯识诸宗派的众多经论典籍,虽汗牛充栋却乏人深研;而以修行的直接程度而言,则更有禅宗修行之直了明快,不过如今举目望去,大多泛滥的却是口头禅与心灵鸡汤。
如果略为回顾一下当代中国的信仰状况,便可了解,城乡间曾密布的土地庙、关公庙乃至城隍庙早已在文革劫难间摧毁殆尽,无复遗存。这三十余年信仰的大回潮,民间庙宇虽多有重修,但因政策限制,民间信仰仍难伸张其合法地位,只能以地下潜流的方式默默运作。佛寺与道观等正统宗教得益于80年代宗教政策的拨乱反正,而在三十年间多有重建恢复,民众若有信仰生活的需求,便多以佛寺、道观为依托。由此,无论是否为佛教徒,一旦祈福,则多奔佛寺道观。细问之,或是无信仰而只为求名求利,或多是三教混杂及各种怪力乱神论调,而非以佛道为宗。当然,这种信仰的杂糅与暧昧,不单是今日才出现的现象,而是儒释道三家长期以来在华夏之地并存共生的信仰文化。
正因此,今天的佛寺,承载了各种信仰的动机与需求,几沦为民间信仰之地,佛教的本来面目反倒是暧昧难辨,故常引致旁观者的呵责,认为只不过是现代人贪欲推动下的迷信。而如“抢头香”,“烧大香”这样的荒诞最终仍还由佛教来背上黑锅。当然,也常有佛寺为吸引资用供养,对这种种乱象保持缄默,如此累年经月,共同造成今天这样正信难明,迷信张扬的信仰乱局。
当然,区分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并非是刻意强调高下,而是指出今日烧香祈福的迷狂,虽然表达出了今日国人剧烈而无助的信仰冲动,但却恰恰不能代表宗教本身的真实内容。要让这种信仰冲动变成真正的信仰实践,最终只能回归到教育本身。
以台湾佛教界为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弘化,才把真实的教义传播给大众,所以一般民众,就算非佛教徒,也大概了解佛教与其他信仰的异同,彼此也能在多元信仰的格局下相安共处。而如法鼓山这样的佛教道场,更敢于不用迎合信众的习惯,取消“燃香供佛”这类传统形式,而让佛教能顺利接轨现代环保观念。
这一切,都是因为台湾佛教僧团不仅能进行自我教育,而且还能够让信众受到正信的教育,方使得信仰活动不仅能符合现代社会的文明观感,而且能反过来影响人心,回馈社会。佛教在台湾社会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并不在于其吸纳资金的能力,而是数十年在生命教育方面的耐心耕耘。
但是,今日大陆虽有强烈的信仰需求,宗教团体却受到种种限制。佛教由于社会地位长期边缘,故难吸收高学历青年人投身僧团,自身的僧才教育举步维艰,更谈不上介入社会,教导信众。而台湾佛教界中,出家僧人多有博\硕\本科学位,且留洋者众,客观上提升了台湾僧众地位,故能在主流社会占据一席之地,更能施加其宗教的影响力。
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三十余年的转型,虽在经济上大有斩获,社会发育却长期受到压抑,未能形成活跃而健康的共同体组织。佛教虽有寺庙为依托,但却无法组织灵活多样的小型弘法教育团体,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都市佛教教育形式。这只能让佛教长期以来与浅白简单的民间信仰混杂起来,而无法呈现出作为一种悠久历史的宗教本身所应具的价值。
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人们不仅时时享受着种种物欲的快感,却也无一日不承受着得失的煎熬。害怕失去,欲望更多,成为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信仰本应是对治这样的精神病症而生,但却因宗教教育的缺失,却使得信仰反倒常常以一种极端物质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显现出神圣与庸俗的悖论。
这种人心之病,其实是我们这个社会与时代的集体症候。
以同理心而言,那些苦候庙外等待“头香”的人们,不过是怀抱对未来的希望而已,似难厚非。但行为之夸张,对于不解宗教教义的旁观者,则认定其所信为“迷信”,与文明相悖;稍通教义者,则会痛心于这些人是以“迷信”、“自私”的方式去扭曲倡导“智慧”、“无私”的教义。
不过,此等荒诞,虽可以轻便地加以指责,但往往令人忘记这种信仰乱象之根源,本质上还是宗教教育的缺失。
前年初访台湾法鼓山,从进入祈愿观音殿伊始,我就一直寻思何处可燃香礼佛。直到参观末了,仍未见一尊香炉,各殿皆只备供信众礼佛的拜垫而已。心中顿起狐疑,寺庙不供香火,信众会接受吗?
未过几日,友人带路,参观台北著名的艋胛龙山寺。这是一座典型的“三教合流”庙宇,供奉的既有佛教的诸佛菩萨,也有道教妈祖,甚至还有儒门文昌帝君。前来祈福的信众忙于掷茭、抽签、燃香,寺内香火缭绕,供品堆积如云,一时间仿若集市。
在台湾,龙山寺这类“三教并立”,且主要以祈福、劝善为信仰活动的庙宇,大多被归类于民间信仰,而与正统佛教的界线泾渭分明,风格迥异。
有人或会疑惑,佛教与民间信仰有何差别?浅显来说,以佛教为例,其教理核心在于探求生命流转的原因,不认为每一个生命体只是偶然产生,或者是死后即断灭的虚无,而是以不同的生命形态进行轮回。所以其教义最终是要获得智慧解脱,脱离生命苦海之轮回。正因为佛教如此强调智慧的重要性,所以会强调“依法不依人”,“法”为信仰之根本,因此教育才是佛教的核心关切。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因素,如今少有人知道,以教理繁复而言,仅汉传佛教就有天台、华严以及唯识诸宗派的众多经论典籍,虽汗牛充栋却乏人深研;而以修行的直接程度而言,则更有禅宗修行之直了明快,不过如今举目望去,大多泛滥的却是口头禅与心灵鸡汤。
如果略为回顾一下当代中国的信仰状况,便可了解,城乡间曾密布的土地庙、关公庙乃至城隍庙早已在文革劫难间摧毁殆尽,无复遗存。这三十余年信仰的大回潮,民间庙宇虽多有重修,但因政策限制,民间信仰仍难伸张其合法地位,只能以地下潜流的方式默默运作。佛寺与道观等正统宗教得益于80年代宗教政策的拨乱反正,而在三十年间多有重建恢复,民众若有信仰生活的需求,便多以佛寺、道观为依托。由此,无论是否为佛教徒,一旦祈福,则多奔佛寺道观。细问之,或是无信仰而只为求名求利,或多是三教混杂及各种怪力乱神论调,而非以佛道为宗。当然,这种信仰的杂糅与暧昧,不单是今日才出现的现象,而是儒释道三家长期以来在华夏之地并存共生的信仰文化。
正因此,今天的佛寺,承载了各种信仰的动机与需求,几沦为民间信仰之地,佛教的本来面目反倒是暧昧难辨,故常引致旁观者的呵责,认为只不过是现代人贪欲推动下的迷信。而如“抢头香”,“烧大香”这样的荒诞最终仍还由佛教来背上黑锅。当然,也常有佛寺为吸引资用供养,对这种种乱象保持缄默,如此累年经月,共同造成今天这样正信难明,迷信张扬的信仰乱局。
当然,区分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并非是刻意强调高下,而是指出今日烧香祈福的迷狂,虽然表达出了今日国人剧烈而无助的信仰冲动,但却恰恰不能代表宗教本身的真实内容。要让这种信仰冲动变成真正的信仰实践,最终只能回归到教育本身。
以台湾佛教界为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弘化,才把真实的教义传播给大众,所以一般民众,就算非佛教徒,也大概了解佛教与其他信仰的异同,彼此也能在多元信仰的格局下相安共处。而如法鼓山这样的佛教道场,更敢于不用迎合信众的习惯,取消“燃香供佛”这类传统形式,而让佛教能顺利接轨现代环保观念。
这一切,都是因为台湾佛教僧团不仅能进行自我教育,而且还能够让信众受到正信的教育,方使得信仰活动不仅能符合现代社会的文明观感,而且能反过来影响人心,回馈社会。佛教在台湾社会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并不在于其吸纳资金的能力,而是数十年在生命教育方面的耐心耕耘。
但是,今日大陆虽有强烈的信仰需求,宗教团体却受到种种限制。佛教由于社会地位长期边缘,故难吸收高学历青年人投身僧团,自身的僧才教育举步维艰,更谈不上介入社会,教导信众。而台湾佛教界中,出家僧人多有博\硕\本科学位,且留洋者众,客观上提升了台湾僧众地位,故能在主流社会占据一席之地,更能施加其宗教的影响力。
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三十余年的转型,虽在经济上大有斩获,社会发育却长期受到压抑,未能形成活跃而健康的共同体组织。佛教虽有寺庙为依托,但却无法组织灵活多样的小型弘法教育团体,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都市佛教教育形式。这只能让佛教长期以来与浅白简单的民间信仰混杂起来,而无法呈现出作为一种悠久历史的宗教本身所应具的价值。
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人们不仅时时享受着种种物欲的快感,却也无一日不承受着得失的煎熬。害怕失去,欲望更多,成为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信仰本应是对治这样的精神病症而生,但却因宗教教育的缺失,却使得信仰反倒常常以一种极端物质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显现出神圣与庸俗的悖论。
这种人心之病,其实是我们这个社会与时代的集体症候。
浏览过本文章的用户还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