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文化学者考察平潭澄澥寺 探寻岚台两岸情缘
5月9日,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黄檗文化学者林观潮及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一行,赴平潭澳前镇澄澥寺考察,探访岚台两岸历史文化渊源。平潭佛教协会副会长、澄澥寺住持正升法师,平潭综合实验区政协委员马明华等陪同考察。
林观潮一行首先确认了澄澥寺保存的石碑记载的史实,仔细对照考证了石柱、门楣等观音堂建筑构件,并指出平潭与福清山海相连,自古隶属福清,澄澥寺与黄檗文化有着深厚渊源关系。
林观潮详细介绍了澄澥寺的建寺渊源。据林观潮介绍,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僧人常熙兴焰(1580-1660)来到平潭重建伽蓝、住持传法。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春,隐元禅师从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出发,途经福清龙高半岛,渡过海峡,到达海坛岛,游历各处景点,并应请在眠牛山镇海寺上堂说法。因此,澄澥寺的开山祖可能就是常熙兴焰禅师。
据考证,澄澥寺应不迟于南明永历七年(1653)始建,原址位于澳前村。因寺内供奉观音菩萨,当地居民也称其观音堂,附近澳口也得名观音澳,吸引不少两岸信众前来进香。
2022年12月,福建省文物鉴定专家、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来到澄澥寺实地考察。郑国珍根据寺中一块碑刻提督吴公讳为高捐廉鼎建的内容,并结合历史资料,认定筹资捐资倡建澄澥寺的吴为高就是吴英。
史载,吴英乃明清水师名将,字为高,他和施琅原属郑成功麾下。1653年,吴英驻守海坛东南港口期间,提出修建澄澥寺供奉观音菩萨。施琅归清后,吴英从之,授守备礼之职。清朝收复后,吴英奉命驻守,率领民众垦荒种植、建设家园,后被尊为公。
澄澥寺的碑文,不仅记载了吴英将军驻守海坛岛的事迹,还是考证两岸水师换防、渔民和信众交流往来的重要历史依据。一直着力挖掘澄澥寺历史文化的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念家圣说,清代水师名将吴英在平潭的事迹,被传开了。远在任教的吴英后人,随即也来到平潭,寻访先贤的遗迹。
澄澥寺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涉台关系密切。它在古代由复台水师副帅吴英倡建,在现代最后一次重建则是与渔会船长共同筹资完成。平潭澳前镇籍的念家圣说,观音澳是祖国大陆距离本岛最近的地方,是全国最早一批获批的台轮停泊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启了对台贸易,当时台轮一靠岸,他们都会到当地的寺庙去求个平安。当时澄澥寺重建的消息得到平潭及高雄、台北、新竹、宜兰、基隆等农渔从业者等两岸信众的热情支持和踊跃捐建。那镌刻在寺内梁柱上的捐款者落款就是见证。
据发现,澄澥寺横梁和柱子台胞认捐34根,平潭渔民认捐21根。
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郑松波感慨地说,这就是两岸一家亲的见证,要积极宣传、大力弘扬同胞寻根溯源的两岸交流故事,盼望平潭对台海上客运直航早日复航。
庆祝建国75周年暨第17届崇恩文化节抄经特展隆重启幕
回眸历史进程,铭记初心愿力;崇恩国庆献礼,践行社会责任。2024年5月12日,云间古刹清净庄严,教旗与国旗迎风飘扬,红色的祈福旗表达着大众法喜充满的心情,充满自然之美和文人情操的禅境石艺处处为会场巧妙地增添艺术感,下午2时50分,来自市区相关部门领 [详细]
黄檗文化学者考察平潭澄澥寺 探寻岚台两岸情缘
5月9日,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黄檗文化学者林观潮及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一行,赴平潭澳前镇澄澥寺考察,探访岚台两岸历史文化渊源。平潭佛教协会副会长、澄澥寺住持正升法师,平潭综合实验区政协委员马明华等陪同考察。 林观潮一行首先确认了澄澥寺保存的石碑 [详细]
第四届“护生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湄江举行
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持续创新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服务新内容、新模式,引导广大社会群体行动起来去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了样本和力量。2024年5月6日,由湖 [详细]
温州安福寺创办星级公益养老院,让人不再惧怕老去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所公益养老院,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西坑镇,安福寺往上车行约一分钟即到,是一所拥有三星级资质的正规养老院安福怀老养老院。 其周边环境和硬件设施,即使放在社会养老院中也是相当优越的。 善愿善行,成就一所高水准养老院 现温州佛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