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初识1
下面一句一句讲《心经》:
○观自在:讲真心与妄心的和合并行。欲界的众生,是八识心王和合在一起来运作的,以我们这个能观的妄心,去观照另一个本来就自在的真心。
观:是在定中用般若智慧观察、观照的意思,有能观、所观两方面。在这一句里,能观的是妄心,不自在;所观的是真心,自在。或者说,妄心能观却不自在,真心不能观却自在。观是重要的修行法门,所以修行作观是妄心的事,真心既不作观,也不须要修行。
○自在:是所观,即被观的对象。真正自在的有两个。一个是真心,即众生的第八识,不包括前七识;一个是佛心,包括八个识,因为成佛以后,八个识都自在,每个识都能圆满独立地运作。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有情是众生的别名。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使众生能够觉悟。觉悟什么呢?觉悟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悉能解脱一切生死烦恼,悉能最终成佛。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就像我们也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名字一样。找到了本来就自在的真心,能够现前用妄心观照真心的菩萨,就是能观自在的菩萨。为什么这里不用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是要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寻声救苦的,而《心经》所说的观察,不是用来观察别人,而是用来观察自己的。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够观察自在心的菩萨们,在实践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时候。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已经进入中道现观的境界里面了。虽然能观的是妄心,所观的是真心,但必须依于这个本来自在的真心,才有可能现观五蕴的无常空、缘起性空,才是真正的中道观行,才有真正的般若智慧。因此,观自在,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前提,而找到真心,又是观自在的前提。所谓参禅,就是找真心,也是找真心的方法和过程。而找到真心,就是开悟,也叫破参。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悟后起修的事情。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以般若之法,真实观察到五蕴之法,通通是因缘所生、刹那变化、最终归灭的空相之法,都是假相,只是一个过程,都不自在,都必须依靠自在的第八识心,借缘辗转假合才能生起并暂存。离开真心第八识,就没有五蕴皆空可讲。因为如果没有第八识,根本就不可能有五蕴;如果没有五蕴的话,怎么会有五蕴的无常变异和缘起性空呢?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集聚之义,意思是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暂时聚合呈现的假相。五蕴其实在说色、心两个法,色蕴说色法,其它四蕴说心法。也就是说,无论是色法还是心法,都不自在,都由第八识这个自在心直接或间接所生;第八识本身则既不属于五蕴里的色法,也不属于五蕴里的心法,而是五蕴里色法与心法的总根源。
色蕴:即五根六尘。
五根:指身体的五种感觉器官,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有五扶尘根和五胜义根的不同。
五扶尘根:就是五种感觉器官及其传导神经。
五胜义根:就是大脑,就是大脑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触觉中枢的集合体。
六尘:是指物质及其产生的现象,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有外六尘和内六尘的区别。
外六尘:仅是五扶尘根和意根所触的大脑外部的境界。
内六尘:不仅是五胜义根和意根所触的大脑内部的影像境界,也正是前六识所分别的境界。色蕴,其实就是指这个内六尘,即内色尘、内声尘、内香尘、内味尘、内触尘、内法尘。只有这个内六尘的色蕴法,才是和其它四蕴相应的法,也就是被前六识所分别、所感受、所了知的法;而外六尘是不能被前六识直接感知的。众生不知自己感知的都只是自己内心的影像,以为能直接感知外部的境界,所以都是认假为真,执虚为实。
不论五根,还是六尘,其实都离不开四大,即构成物质现象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
对身体来说,
地:是指身体中比较固定的部分,如骨骼、肌肉、筋腱等。
水:是指身体中可以流动的部分,如血液、胃液、胆汁、尿、泪等。
火:是指身体中的热量、能量。
风:是指能使身体内外运动的机能,是体能的运用。
四大有能造和所造两种。能造的四大,指第八识中所含藏的四大的种子——能造色法的功能;所造的四大,指四大种所造色,既五根六尘,小到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大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宇宙。
人活着时,就暂用这些集聚的物质及其能量,人一旦死了,这些物质和能量就分散了,又全部回归于大自然。所以,人的身体,只不过是物质和能量的暂时聚集而已,哪有什么真实的自我可言?众生执着,妄谓有我,完全是错觉矣。
属于精神现象的其它四蕴,识蕴是根本,其主要功能为分别,受蕴和想蕴是其分别功能的最重要的体现,而行蕴,则是识蕴、受蕴、想蕴以及色蕴的运行。
受蕴:就是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有时会说五受,即三受再加忧、喜。苦乐有肉体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感受,忧喜则纯是精神上的感受。
想蕴:想就是知道、清楚、明白,但凡有知,一定有想,不论是非好坏。想蕴就是了知性。这种了知并不一定要借助语言文字,乃至不一定要起心动念,往往在六识触六尘的第三刹那就已经完成,极其迅速。
行蕴:识、色、受、想四蕴的运行过程叫行,重点指觉知心的了知过程。行的意思是迁流变化。一般来说,行有两种分类,依发生的处所说,有身行、口行、意行,也叫身口意三业;以善恶性质来说,有善行、恶性、非善非恶行,也叫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就是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无所谓好坏,如平常的吃喝拉撒睡等等。
业与行虽可通用,但也还是有些区别。业,一方面,侧重指造作的完成,正在进行的,叫造业;另一方面,业主要指有情众生的造作,客观环境的潜流变化,不能叫业。行,一方面,侧重于业正在进行之中;另一方面,也可指客观环境的潜流变化。
识蕴:主要指前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不包括第七识,第八识。《心经》属大乘法,大乘菩萨不入无余涅槃,所以七、八两个识永远在一起和合运作,故非属生灭蕴集之法。第七识在前六识断灭的五种情况(眠熟无梦、闷觉、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下,以及中阴身入胎前期,都继续运行不辍。第八识更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用无间断之时。但有时也把第七识摄在识蕴之中,因为第七识毕竟是可断之法。
关于潜意识:心理学上的潜意识,概念并不十分确定。大约是指第六识的一部分和第七识的一部分。潜意识也叫深层意识,大致是指被业力推动,不由自主而显示出来的非清醒意识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意识,如某些直觉等。这基本还属于第六意识的范围。有一种叫集体潜意识,有共业的众生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具有的共同认知,其有意识的成分,也有第七识俱生我执的成分。那些不由自主的、自动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无法用意识控制的行为,如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身体内部的一系列生理活动,都是七、八两识直接完成的。而大量的无记业、习惯性行为,如吃喝拉撒睡等,基本靠七、八两个识运作完成的,当然也要有前六识参与,必要时也可以用意识控制。
佛法说的意识,有四种状态:
1、散乱意识,就是一般人通常的意识状态。
2、定中意识,是修禅定的人,在禅定中的意识状态。
3、梦中意识,是人在梦中的意识状态。
4、病中意识,是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时的意识状态。
其实还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被施行催眠的意识状态,一是吸食物以后的意识状态。施行催眠由于被人引导,进入一种非睡非醒的状态。吸食以后,则有点类似于某些梦中意识或某些病中意识的状态。
○度一切苦厄:就是让我们现前照见五蕴皆空而证得解脱果。因为照见五蕴皆空时,我见(也叫身见)就断了;继续深观而不中止的话,我执也会跟着断,我见我执都断了,就是有余涅槃,成慧解脱阿罗汉。在小乘,最后进入无余涅槃,永断分段生死,不再回到三界六道中来,也可以说度一切苦厄了。但在大乘,更深的意思是究竟涅槃,还要永断变异生死,才是究竟的度一切苦厄。
慧解脱阿罗汉:已断我见我执,但还没有具足四禅八定,不能立即随自意取证灭尽定,不能提前随时取证无余涅槃,只能等到寿尽而舍报的时候或舍报以后在中阴阶段取证无余涅槃,这样的阿罗汉,就叫慧解脱阿罗汉。解脱不坚固的慧解脱阿罗汉,即使不能取证现般涅槃(临命终时入涅槃),至少也可以取证中般涅槃(中阴身时入涅槃)。
度:是远离、超越、断除的意思。
苦厄:苦是痛苦,身心的逼迫感、煎熬感;厄是灾难、危险。
一切苦厄:包括成佛以前身心所感受到的全部苦难。不但有世俗谛苦,如苦苦、坏苦,还有胜义谛苦,属于圣人无漏智的证境,如行苦。
为什么可以度一切苦厄呢?因为没有自我,就没有我的苦。没有自我,谁轮回呢?所以佛教救人的方法极其彻底,将一切苦难连根拔除。那就是先证得无我。无我不是靠修行得到的,无我是真理,是事实。本来就无我,从来就没有自我,自我及其一切与自我有关的称讥、毁誉、荣辱、苦乐、忧喜等等都只是由于众生不懂无我真理而起的妄知、妄觉、妄受。所以证得无我的真理,不仅可以救自己,也可以救别人。所有的苦都消灭了,就成佛了。佛地成就了四种功德,叫作常、乐、我、净。
浏览过本文章的用户还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