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文化】明灭忽千年 一炉幽香今再起
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在宋时并称士大夫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然而,何为品香?品什么香?历经千年,这炉幽香传至清末,却在频繁战乱中火尽灰冷,现代人罕有知晓。近年来,随着文玩收藏的盛行和茶文化的复苏,品香活动再次进入公众视线。中国传统香文化,也逐渐踏上回归之旅。
?“香学名门”成都有传人
说起这场回归,就不得不提中国香道已故大师刘良佑,以及他创办的“刘氏师门”。“我是第三代弟子。”12月9日,在成都草堂西市古玩城二楼的“天意沉香/如珩香事”,毛庆超向记者介绍,他的师傅吴清,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上海教学部副教授,也是刘良佑的关门弟子。
“香,是中国古人生活的必需品。”毛庆超告诉记者,中国传统香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繁盛于唐宋,遗失于清末。先秦用香以蕙草秋兰为始,汉代开拓香的种类,加入异域奇香;唐代,焚香之风逐渐普及于民。至宋代,香已成为生活中无所不在之物。据史载,宋代有专门的举香药局,掌管各式香药以及香具,并有专门人员在宴客时听候换香等。在《明代十八学士图》中,琴棋书画场景中,也常见列炉焚香的细节。
如今“刘氏师门”复兴香学,也源自这些对历史的再发现。刘良佑早年曾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一次偶然机会,他于乾隆的“多宝阁”发现了一些造型奇趣的小炉,有金银打造,也有珐琅材质,成套堆砌,却不知是何物。翻阅《四库全书》等史料后,刘良佑才得知这是古代的品香工具。
而在当时的台湾,说到“香”,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日本的“香道”。宋、明两代,与斗茶、插花、挂画一同从中国传入日本的香道,因为受到日本皇室的推崇而保留至今。中国宋明所流行的某些香事的规范,包括香具的遗物,都在日本得以留存。但刘良佑通过梳理史料、走访马王堆等出土过炉具的遗址、赴日本实地探访,他发现,日本今天的“香道”,与中国古代的“香席”精神并不全然相同。
“中国人用香,最早是熏香,后是焚香,最后才演变成香席。”毛庆超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印顺法师:建议加快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 关于加快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的提案 提案者:印顺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宝贵智慧,承载着中华儿女丰富宝贵的历史记忆。2023年4月,习提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 [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印顺法师:建议开通中国直飞佛教圣地尼泊尔兰毗尼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 关于加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开通直飞佛教圣地尼泊尔兰毗尼航班的建议 提案者:印顺 尼泊尔兰毗尼是佛陀释迦牟尼诞生地,是世界著名佛教文化圣地,该国自2022年5月完成符合通航条件的国内第二座国际 [详细]
福建佛学院发布2024年招生简章
学院简介 福建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在福建省政府宗教部门领导下,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高等佛教院校。 佛学院分男女众二部,男众部设在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的莆田市南山广化寺内,女众部设在享有江南第一女众模范丛林之称的福州市象峰崇福寺内。 培 [详细]
高僧之风 山高水长——永怀柬埔寨狄旺僧王
柬山苍苍,柬水泱泱; 高僧之风,山高水长。 2024年2月26日,佛门大长者、柬埔寨僧王狄旺长老于金边示寂,享年93岁。狄旺僧王为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为中国佛教界所敬重,他的圆寂,中国佛教协会特派代表专程前往柬埔寨,出席悼念活动,表达中国佛教界的无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