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具精品:竹木雕上乐金刚像鉴藏

竹木雕上乐金刚像 1986年出土于拜寺口双塔
文物名称:竹木雕上乐金刚像
来源:1986年出土于拜寺口双塔
年代:西夏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描述:竹木质,底座长10.4cm,宽50cm,高15cm。莲座上直立上乐金刚双身像,身躯呈蓝色,共12臂,主臂拥抱明妃(宗教人物),双手各握一法器,其余十臂向两侧平伸,戴腕镯,脖挂两串骷髅。右腿直立,左腿屈膝,双脚下各踩一魔。
1986年4月10日,春日午后的阳光映照着峰峦层层的贺兰山,位于山东麓的拜寺口双塔,与往日相比多了分喧嚣。出于保护的需要,从这一日起,宁夏文物部门的一队考古人员,对拜寺口双塔开始进行加固维修。
赫赫有名的双塔,身份十分尊贵。相传在西夏,贺兰山被尊为“神山”。由于西夏国王李元昊笃信佛教,便命人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离宫别墅和佛塔,拜寺口也便成了西夏的皇家寺院,许多珍贵的佛教用具都被供奉在双塔天宫之中。
加固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双塔中文物的一次保护和发现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一次维修工程当中,一尊名为上乐金刚像的“宝物”浮现出它的真容。
被发现的上乐金刚像,曾一度在宁夏博物馆作为珍贵文物展出。然而,即使它就在你的眼前,你也很难发现一个关于它的“秘密”——这尊怎么看都散发着彩陶质感的佛像,却原来有着竹木的质地。仔细观察,竹木雕上的彩绘形象逼真,雕工也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竹木雕上乐金刚佛像自出土后就藏于宁夏博物馆,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2004年,竹木雕上乐金刚佛曾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6年后,它又被送往陕西博物馆参加“丝绸之路巡展”。后来,考虑到竹木雕材质对气候的要求,2013年宁夏博物馆决定临时在巡展中提回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自此之后,竹木雕上乐金刚像就一直被搁置在博物馆的库房之中,不再轻易示人。原因在于材质本身的特性,工作人员担心竹木雕受空气影响而变形,因此不得不存入库房妥善保养。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上乐金刚像又称胜乐金刚,藏语称“登巧”,蒙古语称“德穆钦格”,是藏传佛教中诸佛功德的总集代表,也是无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
从外部造型上来看,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全身特征均具有象征意义。上乐金刚共有4头,颜色各异。居中蓝色,左边白色,右边红色,后面黄色,依次表示:增益、息灾、敬爱、降伏四种事业和功德。每面3只眼,表示能观照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12只手,象征克服12种缘起的方法。底座莲花代表出离尘世,也蕴涵了让世人“剔除烦恼、安定无忧”的寓意。
据宁夏博物馆研究人员张瑞芳分析,就艺术价值而言,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造型表现淋漓尽致,彩绘精致艳丽,文物结构复杂,雕刻技法娴熟,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魅力,无论是从历史收藏还是艺术价值的角度上看,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都可称为一件极珍贵的宝物。
全国政协委员印顺法师:建议加快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 关于加快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的提案 提案者:印顺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宝贵智慧,承载着中华儿女丰富宝贵的历史记忆。2023年4月,习提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 [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印顺法师:建议开通中国直飞佛教圣地尼泊尔兰毗尼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 关于加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开通直飞佛教圣地尼泊尔兰毗尼航班的建议 提案者:印顺 尼泊尔兰毗尼是佛陀释迦牟尼诞生地,是世界著名佛教文化圣地,该国自2022年5月完成符合通航条件的国内第二座国际 [详细]
福建佛学院发布2024年招生简章
学院简介 福建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在福建省政府宗教部门领导下,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高等佛教院校。 佛学院分男女众二部,男众部设在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的莆田市南山广化寺内,女众部设在享有江南第一女众模范丛林之称的福州市象峰崇福寺内。 培 [详细]
高僧之风 山高水长——永怀柬埔寨狄旺僧王
柬山苍苍,柬水泱泱; 高僧之风,山高水长。 2024年2月26日,佛门大长者、柬埔寨僧王狄旺长老于金边示寂,享年93岁。狄旺僧王为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为中国佛教界所敬重,他的圆寂,中国佛教协会特派代表专程前往柬埔寨,出席悼念活动,表达中国佛教界的无尽 [详细]